好吃 / 实惠 / 健康 / 快速 / 放心
10月16日,《福布斯》发布对锅圈创始人、董事长杨明超的深度访谈——《被低估的锅圈:为全球创造一种新生活方式》。文章发布后,获得澎湃新闻、凤凰新闻等媒体转发,引发行业广泛关注、投资圈深度讨论。

文章指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:锅圈在资本市场遭遇的冷遇,与其亮眼的业绩表现和独特的商业模式形成了巨大反差。这并非又一篇寻常的企业赞歌,而是对一家被广泛误读的商业新物种的深度解码。
当市场仍习惯以“生鲜超市”的逻辑为其估值时,福布斯清晰地揭示,锅圈的本质是一场关于“社区中央厨房”的效率革命。其独特的“五无模型”(无堂食、无厨房、无厨师、无服务员、无临街铺),重构了传统餐饮业沉重的成本结构,使其能够以餐厅一半甚至更低的价格,为用户提供“好吃方便还不贵”的居家餐饮解决方案。这也解释了其超过5.9%的净利率(远超传统生鲜超市2-3%的水平)的来源,并展现出其商业模式的坚韧与独特性。
更重要的是,文章清晰勾勒出锅圈的战略雄心——它志在成为 “中国最高效餐饮零售”的全新物种。从火锅烧烤食材到覆盖一日三餐,再到智能炒菜机现炒的“锅圈小炒”,锅圈正不断拓宽业务边界。其冲击四万家店的底气,正源自于“地域扩张、渠道下沉、美食品类、时间延伸”这四维增长的清晰逻辑。
我们特此转载此文,希望您能透过福布斯的第三方视角,重新审视锅圈这家植根于中国庞大社区肌理的公司。它的故事,关乎效率,关乎创新,更关乎如何通过一种极致的商业模式,去回应亿万家庭“在家吃饭”的朴素需求,并悄然为全球定义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。

2025年8月,一份亮眼的中期业绩报告将锅圈(02517.HK)推到聚光灯下: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.6%,达到32.4亿元,净利润更是同比飙升122.5%,达到1.9亿元,创下公司上市以来的最佳表现。然而,资本市场的反应却异常冷静,甚至是冷酷。在业绩发布后,这家拥有超过一万家门店的连锁巨头的股价,仍在3.2港元(截至10月10日)的低位徘徊,总市值仅80多亿港币。
这种巨大的反差构成一个引人深思的商业谜题:为何一个拥有万店规模、实现高速利润增长、手握大量现金储备、有息负债比率仅3.8%的连锁帝国,却被市场如此低估?“市场把我们当成生鲜超市”锅圈创始人、董事长杨明超在对话时,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核心。
这位出生于河南农村的企业家,在过去三十年的创业生涯中经历数次大起大落,早已习惯在喧嚣与被误解中保持笃定。面对低迷的股价,他的回应是真金白银的回购,继2024年年报宣布派发1.98亿现金股息后,2025年中期再度派发1.9亿现金股息,并持续推进股份锅圈回购计划。杨明超展现的不仅是对股东的承诺,更是对自己商业模式信心的最强表达。